自從咖啡因中毒後  最近刻意的放空腦袋這件事

也就是說嚐試著像卷毛一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不寫文章不思考不哭不笑不點頭也不搖頭

一段時間後

發現卷毛怎麼可以這樣過日子 好厲害

總之很多事情就這樣在腦袋中跳了出來

算了,不要提一些不重要的小人物,先跳過。

 

 

 

瓊斯杯中韓大戰的時候,衝了現場,想看中華隊大戰韓國隊。

 

 

籃球算是一個我熱衷很久的運動了,

 

從國中開始跟著班上同學開始打,而且是班上有打籃球的裡面技術最爛的。

外線不準不會切入搶不到籃板不會運球

我對籃球最大的貢獻大概是早起去桃園農工幫大家佔場地之類的。

而且謝禀輪就住對面,卻不是由他佔場地,這也是這十幾年來我想不通的事。

 

 

「你那麼聰明,應該可以練外線啊。」

有一次蔡文煜靠在圍牆上跟我說了這句話。

然後我十幾年來也想不通聰明跟外線有什麼關係。

 

直到當兵的時候,看到溫胖是負責打內線,我才知道智商跟要負責扛內線還是要打外線真的是有關係的。

 

 

對了,我不是要寫什麼熱血的故事,

所以蔡文煜這句話沒有對我人生造成什麼影響,我外線內線都還是很爛。

 

在我的漫長的球員生涯裡,國中上場比賽的官方記錄是

零分零籃板零助攻零抄截。

 

簡單的說,我沒上過場。

 

雖然說每次班際比賽的時候我都會帶球鞋到學校準備要換。

 

由此可知,敬業一直是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

 

隨時準備好要上場敗球。

 

後來班際比賽全校第二名,算是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後來導師整天拿限制不准打籃球來箝制學生的任何生活瑣事,我猜她天蠍座,

控制慾好強。

 

所以有一天我在聯絡簿的日記上寫了一首歌來諷刺她

 

「別人的體育時間,隨隨便便,而我們上課,卻非常的嚴,

打與不打,失去了界線,有苦口難言。」

 

我用的是張清芳的燃燒一瞬間的曲。

 

後來我跟蔡文煜就被叫的導師室,

 

她吵不過我們,就說,好啊,以後你們一下課就給我去打球打到打鐘為止。

 

(關於國中跟導師之間可笑的故事,可以參閱拙作:棍子X馬鞭X熱融膠
 ps:還沒出版也還沒開始寫。)

 

(預告,第一章是智力測驗全校倒數第三名的人,如何第一次段考就考第一名的勵志故事)

 

上高中之後,看了一個關於籃球的紀錄片,叫做「pistal」,是一個花式運球的白人射手的故事,開啟了籃球的歪斜的路。

 

就正常的不練,一直練一些胯下傳球,背後放球,轉球,妙傳的昭式。

 

雖然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要妙傳給隊友卻傳給了對手,但是花俏這件事就拯救了我的籃球之路。

 

「我以前就看過你了,你運球的時候大家都會叫囂。」

轉組的時候,馬賽克這樣跟我說。

 

班際比賽的時候,林敬翔在最後30秒隨便指一個人說

「你上場」

假裝自己很會調度啊不就跟籐真一樣啊幹,然後剛好指到我(其實我也不確定,反正就趕快上場)

我上場就被學弟犯一規,但同時我也妙傳出空檔,同學放進。(但是不算)

 

所以我的整個高中的球員生涯官方記錄是 

 

零分零籃板1助攻零抄截

 

(但助攻被犯規,所以不算)

 

那時,我開始喜歡看nba,喜歡看cba。

其實喜歡cba還多一些,

我喜歡朱浩仁(我的轉身是學他的,偶爾會用出來,但好像要按對鈕才會出現一樣)

顏行書,泰勒,

第一次去桃園巨蛋看cba明星賽,花零用錢買票,

 

這包覆著翹了補習班的課,接近段考的有罪惡感。

 

麥克喬丹甩過羅素,投進最後一球的同時,我正在補習班寫考前一百天的講義。

 

整個青春對nba的印象,常常是:

 

我也是看報紙才知道。

 

 

然後是sbl的球給志傑(註1)。

 

當兵留守的時候,我會凹人幫我裝便當,只為了看台啤的比賽。

 

這一看,就是十年。

 

上一次陳容逢約打球的時候,慢慢從十幾個人到最後只來了四個。

 

膝蓋也打沒兩下就疼痛了起來。

 

越來越不適合的激烈運動,縱使我還以童心未泯來自我安慰,但其實正在日積月累的老去。

 

生活的話題慢慢變成了工作做什麼,薪水多少,像嚴厲就很愛聊賺了多少錢要去哪看房,同個話題可以聊一整年都沒發現對方(我)沒興趣聽。

 

或是貶低sbl,像許芋圓去年我給他看田壘第一時間灌籃,他就不削好像貶低別人就可以顯現自己很優越一樣,

 

或是研究這一場賭盤開誰贏誰多少,看比賽是為了賭運彩,例如卷毛,

 

長大這件事

讓能單純的只為了延續熱衷那青春的樂趣的同好越來越少了。

 

瓊斯杯中韓大戰的時候,我跟張家合衝了現場,看到中華隊電了韓國隊。

 

現場滿多是國高中生,製作海報,大聲嘶喊著。

 

真好,我想著。

 

青春時的我們,升學壓力,不在台北,無法這麼做的事。

 

又或者現在還能保有青春時一直熱衷的事,其實滿好的,

 

看的這一場瓊斯杯,

又或者是一場致我們終將逝去(卻緊握不放)的青春。

 



--
註1:有一次台啤隊在暫停的時候,總教練整個戰術內容就只講了:球給志傑,一直repeat,但造成不錯的效果,因此「球給志傑」就成了台啤隊或中華隊成功率非常高的戰術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散文小帥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