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說,或著是寬鬆的說,我並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在這個高度道德標準的社會,承認這件事本身有著高度的風險。
你冷靜想一想,
盡孝道這件事從小到大,都是大人告訴我們要這麼做的,
然後大人又是這件事上的受益者。
一件受益者告訴你必須依循的道理,然後得利的是他們
打個比方好了:
例如國民黨自己編教課書,說你必須愛國民黨。
看吧
淺顯易懂。
所以一個人要不要孝順這件事,本身有商確的空間。
當然我也沒真的幹過什麼大逆不道的事,
最主要的表現是,後來我幾乎聽不進任何話。
關於錯誤的觀念,錯誤的宗教思想,錯誤的教育方式。
我常常想起有一次過年(我過年幾乎都在台北度過),隔壁鄰居在大掃除。
鄰居的阿姨一早上碎念著兒子,都不會幫忙家務。
兒子回了一聲:「這大型垃圾,要請清潔隊來收。」
這時阿姨大發雷霆,開始碎念兒子為何不幫忙打,只會出一張嘴。
我突然想通了這一切,要別人孝順,不是在那邊一直哭夭就有了。
而是你必須先做出讓人直接想孝順的行為。
舉例來說,舉我自己好了。
例如我家從來也沒有幫小孩過生日,或是收到聖誕禮物那種屁事。
今年母親節,溫老木傳了line問我,怎麼沒說聲母親節快樂?
一個就是沒有這樣長大的人,要怎麼做出這麼扭捏的事?
-而且其實我很喜歡人性的小浪漫。
算了,不要跟你們掏心掏肺。
這邊延伸出一個思考話題,
劇本課的時候,有同學說,因為沒有經歷過中年危機,所以看不懂美國心玫瑰情。
我沒打過世界大戰,我還是看的懂搶救雷恩大兵。
我國中時也看的懂金瓶梅。
邏輯的陷阱在於
很多人性的東西,不一定需要經歷過。
。
阿尼來找我了今天,
雖然說只是順便的方式,但終究還是來了。
難得我們話題不在那些風花雪月的事。
「那只是一小段路」
我覺得我26歲像是聖堂教父的最後一頁,
「再猜一次拳吧。」
輸的當導演,贏的賣pizza。
呵呵,好浪漫。
。
本來我把unintened這首-可能是我最愛的歌,葬送在一個錯誤身上,
由於我本身是國文小老師,所以我對文字的精準度非常注重,
我說的葬送,就是葬送,
是沒有回頭路的那一種。
原因是因為這首歌總會伴隨著那
愚蠢又偏執的回憶。
導致這首歌被我歸類為人生十大禁歌的第一名,
(第二名是施文彬的”七仔”)
事情在回頭想的時候總是特別容易。
-就像林啊踢說她不能聽小步舞曲,我嗤之以鼻。
執念是種有多少就要放下多少的東西。
最近突然又聽起了unintended,像是把封在匾額上的筆拿了下來。
會壞了風水啊。
怎麼辦勒怎麼辦勒
。
ps
1.I’ll be there as soon as I can. -出於unintended 副歌第一段
2.free style的奧義在於,不是我偏了題,而是你抓不到我的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