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開始的傳播理論是所謂的作者論。

簡單的說就是作者給你什麼,它就是什麼。

後來的傳播理論漸漸轉化為讀者論。

簡單的說,就是讀者自己覺得他要表達什麼,才是什麼。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

很容易的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興起化學作用,

導致每個人的觀看重點不同或是有不同的解讀。



以下的機密談話,女人們看了可能會心碎。




當身邊的人一直傳出喜訊的時候,

我還覺得結婚這件事離我還很遠。

幾杯黃湯下肚後的MEN’S TALK,

將要結婚的男人吐露了自己也不是太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愛她。



好像還有一個更愛的人。

好像能有其他選擇。





我迷惑了。

我還沒考慮過結婚的事。


但,我知道我不會跟不愛的人結婚。




「那何必那麼早結?」


「可是現在這個也還不錯,她有她的好,只是,要過一輩子,總是會讓人多想一點,而且我們年紀其實不小了。」


我不太習慣那些我以為是大人們才會談論的事,

想找些其他樂子卻還是扯不開話題。


然後其他男人們也心有戚戚焉的說起自己的選擇

「我也可能會和現在這個結婚,可是要是之前的女朋友回頭,我馬上會拋棄現在這個。」


「她對你不是很壞?」

「可是沒辦法,你們不懂她的好。」

「其實你也娶不到最愛的,會和你結婚的人只是剛好在那個時間點上在那個位置的人」

我啞口無言。






然後我明查暗訪了許多男女對婚姻的看法,
女人多半是說:

「不知道耶,有可能會跟現在的男朋友結婚。」

「你愛他嗎?」

「是呀!」



我懷疑著。


我們很難分辨真愛。

尤其是男人,還分老二的真愛跟心靈的真愛。


事隔多日,我才能抽空看一下早就存在小白裡的電影。

我的抽空是指從松山坐回中壢的擁擠的火車上。




傲慢與偏見。


因為讀者論的關係,
它會牽引出每個人的經驗,然後對婚姻愛情有不同解讀。


一樣是探討著婚姻與愛情。



當我看到伊利沙白在棉被裡說著

「只有真愛才能讓我結婚。」時,

按下了暫停,稍微思考消化了一下。


下一次暫停的地方,是在鶯歌站,



雨中的男主角對女主角表白。

「請你結束我的痛苦,我愛你」



這好像是分辨是不是真愛的方法。



當你不在一個人身邊,你感到痛苦,當你想他,你感到痛苦,

你愛她,你感到痛苦。

這好像是真愛。



我一直以為傲慢與偏見是凱特溫斯蕾演的。

我記錯了,她演的是理性與感性。



其實也說的通。


結婚需要的是理性還感性?


當一時的感性消逝後,理性還能夠稱住婚姻?




我暫時還是不要思考這個奇怪的問題好了。


對一個沒時間談戀愛的人來說這個問題還太遙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散文小帥哥 的頭像
    散文小帥哥

    上帝的不在場證明

    散文小帥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